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工作提示
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各学院(部、系)及总规划专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暑期研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研讨会提出的工作要求,推动学校“十五五”发展紧紧围绕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建设这个目标,以“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奖项”为四大核心抓手,确保资源集中与战略聚焦,实现关键领域的攻坚突破与整体实力的跃升,现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如下提示。
一、深入贯彻落实暑期研讨会精神
在暑期研讨会上,学校主要领导蒲守智书记、吕品昌校长分别就“十五五”规划工作提出“聚力做好‘一项规划’,科学绘就发展蓝图”和“把握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明确要求。
(一)聚力做好“一项规划”,科学绘就发展蓝图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系统统筹发展导向、人民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四个维度,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同向发力、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精准衔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省委书记尹弘同志在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上也指出,要“精准对标中央精神,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加强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科学谋划”,确保规划“既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又契合本地实际”。
“十五五”规划事关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事业发展的走向,绝不是简单的文本起草,而是一项战略工程、奠基工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化形势研判,把发展环境把握准,政策机遇研究透;全面总结评估,把成绩经验固化好、短板弱项分析深;科学设定目标,把发展蓝图描绘清、奋斗方向指引明;聚焦重点任务,把主攻方向找精准、关键举措谋划实;做实项目支撑,把规划蓝图落到地、发展根基夯筑实。
总规划要突出引领性,紧密对接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部署,有效衔接研究型建设高校、省管高校综合考核目标任务,适度展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258”发展战略,把国家所需、江西所盼、陶大所能结合起来,聚焦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建设攻坚突破的关键任务作统筹部署,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重大工程和改革举措。专项规划要更加聚焦、更加注重回应核心目标和关键难题,聚焦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来陶瓷科技前沿、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提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等关键领域谋划思路举措。学院的分规划要与学校总规划在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上协调一致,形成全校上下“一盘棋”,尤其是要坚持以陶瓷为主轴的学科特色发展思路,助力学校打造“一流学科引领、特色优势学科群协同、其他学科支撑”的大陶瓷学科体系。
(二)把握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准确把握学校的战略使命,把国家所需、江西所盼、陶大所能结合起来,科学确定战略目标、主攻方向和关键路径,体现规划的“战略性”。
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特别是全球格局重构、科技革命加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以“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的魄力,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强超前研判和主动布局,体现规划的“前瞻性”。
要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的成绩和经验,加强对标分析,找准优势不足,科学擘画蓝图,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系统规划发展路径,扭住重点、抓住关键,紧扣目标任务精准定策施策,体现规划的“科学性”。
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凝练形成彰显办学质量、贡献、特色和声誉的标志性预期成果,确保规划的目标可实现、任务可落实、过程可监测、结果可评价,体现规划的“可操作性”。
要把握好编制“十五五”规划的科学方法,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实践、问效于数据,通过全员参与、全程协商、内外联动,加强学校“十五五”规划与国家、区域、行业规划的对接,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二、反馈意见
(一)专项规划共性问题(非共性问题见附件3)
1.部分专项规划材料未完全符合学校统一要求,需进一步规范格式,建议参照模板体例格式和《关于规范学校各类公文格式的工作提示》修改,统一格式。
2.专项规划要立足于学校层面上写,站位要高,而不是站在部门角度编制未来五年规划,例如部门人手不足这些问题不要放在专项规划里面。
3.部分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对高水平陶瓷大学建设的支撑度不够,建议要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中长期愿景和学校“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主要指标来写。规划目标的第一稿可以按照理想状态来写,后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再适当调整。
4.部分专项规划主要指标设置偏低,甚至不及“十四五”完成数,需要进一步论证研究。
5.部分专项规划内容和指标任务上存在交叉重叠,相关数据不太一致需进一步沟通协商,保持目标数据一致性。
6.科研反哺教学的内容未在相关专项里面体现,建议人才培养专项规划、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学科建设专项规划等规划牵头部门协调沟通后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二)学院规划共性问题
1.部分学院规划材料未完全符合学校统一要求,需进一步规范格式,建议参照模板体例格式和《关于规范学校各类公文格式的工作提示》修改,统一格式。
2.部分学院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对“学院办大学”及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支撑高水平陶瓷大学建设的协同联动不够。
3.部分学院需按照模板要求补充“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表(指标分模块,任务分年度),表中数据需与文字表述一致。
4.部分学院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够,聚焦“十四五”问题不足和新形势新要求思考谋划不够深入,需进一步加强对标分析,找准优势不足,聚焦以大陶瓷为主轴的学科专业建设,系统规划自身发展路径。
5.部分学院指标设置要求过低,甚至不及“十四五”完成数,建议参照“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和省管高校综合考核高质量成效指标,进一步科学谋划。
6.部分学院规划对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人才引育缺乏有力举措,在优化队伍结构上需进一步加强。
7.面临AI时代变革,要用AI赋能教学科研,建议学院规划要围绕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探索 AI 赋能课程改革与教师数字素养等方面谋划提出前瞻性的举措。
三、工作要求
1.总规划专班成员要结合研讨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及相关要求,进一步熟悉专项规划材料,吃透本领域的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对照总规划框架模板(已发送总规划专班群),草拟形成各自模块材料初稿(见附件2),10月13日前提交电子稿。
2.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需结合研讨意见建议,组织专项专班进一步研讨交流,修改完善专项规划,并在专项规划指标任务基础上对“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见附件1)提出修改调整意见(二级指标可以调整,但需提出依据),同时结合各自领域科学谋划提出未来五年需重点攻坚突破的重大工程项目1-3个(至少1个,最多3个,作为单独模块提出),10月24日前提交专项规划二稿电子稿(含重大工程项目模块)(需经分管校领导审阅)和“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调整意见。
3.各学院(部、系)需结合第二部分的反馈意见,聚焦学院规划共性问题,围绕学校“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讨论稿,见附件1),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沟通酝酿,进一步修改完善学院规划,并结合学院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提出学院未来五年需重点攻坚突破的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单独模块提出),10月24日前提交学院规划二稿电子稿(含重大工程项目模块)(需经联系校领导审阅)。
各单位要密切联系、协同发力,在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上协调一致,形成全校上下“一盘棋”,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共同为加快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人:郭伟(6186),邮箱:398546306@qq.com。
发展规划处
2025年9月30日
(备注:上述附件已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群发布,请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各学院(部、系)及总规划专班成员在工作群里查收阅知为感!)